根據Jo Anne Whitaker醫生在美國風濕病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對於二十位被診斷為纖維肌痛症的病人的研究指出,在接受撥恩技巧後幾乎每一位患者都體驗到數日到數星期大幅度的紓緩。
大部分在接受撥恩技巧後馬上出現紓緩。而有的人則是在重複幾次後,得到改善。
所有的進步都在統計學上有效,讓病人在臨床上有改善。
(中文翻譯的不好請見諒)
原文如下:
Fibromyalgia,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In a study of twenty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fibromyalgia conducted by Jo Anne Whitaker, M.D., at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lmost all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various degrees of relief which lasted from a few days to several weeks. Most reported immediate relief following a Bowen treatment. For some, repeated Bowen therapy maintained complete clinical remission.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correlated with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well-being.
原文網址:
http://www.bowen.asn.au/bowen-therapy/studies/
附錄: 什麼是纖維肌痛症? 風濕免疫科 翁國益醫師 纖維肌痛症要如何治療?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常常被誤解或忽略的疾病,會造成反覆發作、遊走全身各處的肌肉、肌腱或韌帶的疼痛和壓痛。纖維肌痛症是一種常見而慢性的疾病,常常會併發疲倦、睡眠障礙及記憶變差等等問題。纖維肌痛症的病患約佔所有人口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纖維肌痛症比較好發於生育期的女性,不過男性或青少年也可能得到這個疾病。
纖維肌痛症的原因不明。不過我們知道在纖維肌痛症的病患體內,有一種跟疼痛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Substance P)特別多。所以,也許纖維肌痛症的病患因此變得對於疼痛特別敏感。因為纖維肌痛症病患的家人得到這個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所以基因可能對於纖維肌痛症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另外,生活中包括生理上、心理上或環境中的種種刺激也都可能與誘發纖維肌痛症的發作有關。
纖維肌痛症有什麼症狀?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臨床診斷的症候群,主要的症狀包括廣泛性肌肉疼痛、壓痛及疲倦等等。纖維肌痛症的疼痛可能有深層的痠痛、僵硬、燒灼感、抽痛等等特色,甚至也有病患描述是一種麻麻的、刺痛的或有東西爬來爬去的感覺。纖維肌痛症的患者常常會同時併發某些特定的身體病痛,包括頭痛、腸躁症、激躁性膀胱、認知及記憶障礙、顳頷關節疾病、骨盆疼痛、腿部不寧症候群、對噪音或溫度敏感、焦慮症或憂鬱症等等。這些同時併發的身體病痛可能或輕或重,而且跟纖維肌痛症的疼痛一樣,隨著時間進行時好時壞。
纖維肌痛症要怎麼診斷?
纖維肌痛症的特色就是疼痛的部位其實在組織構造上是完全正常的,也沒有發炎的現象。因此,目前臨床上要診斷纖維肌痛症並沒有任何客觀的檢驗或檢查(如抽血、X光片或肌肉切片等等)的結果可以作為診斷的依據,醫師主要是依據病患的臨床表現來下診斷。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之外,醫師可能會徒手進行所謂的壓痛點檢查來看看病患是否確實有對疼痛特別敏感的情形。此外,由於纖維肌痛症的臨床症狀跟其他一些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多發性肌痛症、多發性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等有些相似,所以醫師可能會安排上述的客觀的檢驗或檢查(如抽血、X光片或肌肉切片等等)來排除這些疾病的可能性。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病,治療包括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和生活上的調整三個部份。
藥物治療:
低劑量的抗憂鬱藥物是纖維肌痛症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藥物治療。此外,鎮靜劑可以改善部份病患的睡眠障礙及腿部不寧症候群;普拿疼類及非類固醇型消炎止痛藥可以改善部份病患週邊關節疼痛的症狀。最近的研究發現有些抗癲癇藥物對於對於治療纖維肌痛症也有很不錯的效果。醫師會針對每個病患不同的病情選擇最適當的藥物。
非藥物治療:
輔助或另類醫療對於改善纖維肌痛症的症狀可能相當有幫忙。物理治療師執行的各種按摩或鬆動術都可能可以緩解肌肉或結締組織的緊繃,減輕壓力,進而改善症狀。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執行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有很好的研究證實確實對許多纖維肌痛症的並患有幫助。
生活上的調整:
●每天訂出一段時間專心放鬆自己,作深呼吸運動或靜坐來減輕壓力。
●建立規律的就寢及起床時間。避免白天睡覺或攝取太多咖啡因而影響睡眠。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從較輕鬆的份量開始(例如用走樓梯代替坐電梯、停車稍微停遠一點等等),確定習慣了再慢慢增加運動的份量(快走、慢跑、游泳等等有氧運動)。重點是持續規律的運動,而不是累垮自己。
●吸收關於疾病的資訊。從醫師、醫學會、病友會等等各種資訊來源盡可能了解自己的疾病。越了解自己疾病的病患通常治療效果越好。
●參加支持團體(如病友會)。病友間的溝通可以分享彼此面對疾病的經驗並減輕孤單的感覺。
留言列表